38天焕新黔阳古城!中湘美好打造文旅融合新标杆

已审核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黔阳古城,这座沉淀2200年历史的明清文化瑰宝,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千古名句而闻名遐迩。2025年,为迎接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中湘美好商业运营团队与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作为兄弟单位协同作战,以“设计-施工-运营”全链条合力,将闲置百年的舒氏家祠(原敬老院)蝶变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新地标——黔阳老茶馆,为古城注入当代活力,交出一份“历史文脉传承+民生服务升级”的亮眼答卷。

废墟上的“文化突围”:国企铁军攻坚战

“沙石覆野草,残垣映斜阳”——这是团队初抵项目现场的震撼景象。作为1876年舒氏家祠的历史遗存,此处曾历经联运办、敬老院等变迁,后因闲置沦为废墟。面对38天工期极限挑战,中湘美好团队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开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文化抢救工程。


我们坚持运营前置理念,在保留木构建筑主体、五角星门头原貌,修复残损墙体,让古建“修旧如旧”;聚焦“市民茶馆”定位,打造承载古城烟火气的公共空间。

文化赋能运营:让千年古城“活”起来

从“废墟”到“网红打卡地”,中湘美好以“在地文化解码”为核心,构建“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体验空间。

01空间叙事:一砖一瓦皆历史

一楼·家国记忆:陈列舒氏家祠老物件、联运办、当地书法家字画、戏台等,复原黔阳人的集体记忆;厨房区域特设“袁隆平院士主题角”,致敬“杂交水稻之父”在洪江37年的耕耘岁月。二楼·诗意栖居:以王昌龄诗句为线索,打造临江赏月雅座,游客可沉浸式感受“青山一道同云雨”的江景意境,成为古城文化“活的博物馆”。


02流量破圈:短视频唤醒古城魅力

团队创新采用“质朴镜头+文化叙事”传播策略,打造“非常怀遗”“王昌龄不灵”等新媒体IP。“非常怀遗”聚焦怀化非遗传承,2条视频全平台播放量破10万+,引发“朋友圈刷屏”;“王昌龄不灵”以诗人视角记录古城日常,抖音、视频号双平台播放量超40万,让“黔阳烟火气”走向全国。

03民生融合:与古城共生共荣

就业帮扶:招聘本地居民担任服务员,培训非遗手作技能,带动当地就业。非遗活化:邀请竹编、黑陶传承人入驻,开发“老黔风”文创产品,让非遗从“博物馆”走进“日常生活”。

政企同心见证:标杆项目获高度赞誉

01领导肯定:树立文旅融合新典范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纪委监委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宁教俊,怀化市委常委、洪江市委书记郑小胡,洪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向青松等领导多次亲临项目现场调研指导,对中湘美好团队“38天攻坚焕新古建”的国企效率给予高度赞扬,并对项目“以文化为根、以民生为本”的运营理念作出重要指示:“黔阳老茶馆项目不仅实现了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更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国企担当、文化赋能、群众共享’的文旅融合新路径,为全省古城更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国企样本’。”


02群众点赞:千年古城焕新烟火气

开业当日,黔阳古城居民自发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千余名群众排队等候入场,茶馆内座无虚席,欢声笑语与茶香琴韵交织,成为古城最动人的风景线。

“没想到闲置多年的老房子能变成这么有温度的地方!现在每天都和老邻居来喝茶、看非遗展演,感觉日子都有了新滋味。”古城原住民感慨道。

社交媒体上,“黔阳老茶馆”话题阅读量单日突破20万,网友纷纷留言“这才是古城该有的样子”“为国企点赞,让文化有了烟火气”,质朴的好评如潮,彰显项目赢得了群众的心。

国企使命:让文化遗产“美好如期而至”

从舒氏家祠到黔阳老茶馆,中湘美好与省建科院的携手协作,正是省属国企“专业互补、合力攻坚”精神的生动写照。老茶馆的焕新,不仅是一个起点,更是一份承诺——我们将从一砖一瓦的深耕,走向一城一脉的复兴,让历史记忆在更多文化遗产中延续新生。未来,双方将持续打造有温度、有故事的城市文化地标,为传统文化复兴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而深厚的“美好力量”。


  • 电话

    0731-85628988

  • 邮箱

    zxmhjt@126.com

  •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一段788号